助听器选配中的社会医疗及心理问题
2021-12-23 来自: 盘锦瑞声达助听器 浏览次数:1126
鑫声助听器作为听力康复的手段,伴随着人、社会环境、个人心理和医疗保健对助听器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助听器的使用
助听器使用率低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约有1.2亿人存在听力的丧失,其中仅有3%的患者购买过助听器,低于西方发达地区的购买率(20%)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社会因素是:
只有当听力损失严重影响语言交流时,患者才会找医生或佩戴助听器。因此,我国轻度耳聋患者很少需要助听器。
患者了解到,大多数人对助听器的效果并不满意。近年来,随着助听器技术的快速发展,一些国外助听器制造商向中国出售过时的低档助听器。大多数患者仍使用盒式或低档耳背式助听器。另外,大部分选配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,因此助听器的使用效果较差,损害了助听器的声誉。
患者担心自己会依赖助听器。病人认为助听器不会有多大帮助。大多数患者对助听器的理解都是肤浅和片面的。戴助听器被认为不方便。患者眼中的助听器多为盒式和耳背式。不知道有没有内耳型,耳道型等。此外,许多助听器像普通商品一样一次性出售。塑料耳塞用来代替耳膜。患者非常担心耳背式助听器会掉在地上摔坏。患者不知道在哪里选择合适的助听器。大多数医院都有专门的听力康复机构,以耳鼻喉科测听室为代表。民政部门设立的听力康复机构大多局限于儿童听力康复。最近有厂家成立了独立的助听器验配中心,但刚起步,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口碑。虽然助听器也在商业机构零售,但大多数患者并不信服和认可。
患者认为助听器候选人没有经过专门培训。我国就是这种情况。然而,一些机构已经开始为从业人员规划专门培训并颁发资格证书。患者家属认为,助听器没有必要,尤其是对于耳聋的老人。一些医生认为助听器意义不大。大部分医生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助听器技术缺乏了解,他们的了解还停留在箱式助听器的水平。担心助听器的噪音会进一步损害听力(老式助听器或不小心装上),医生经常建议患者不要长时间佩戴助听器,否则会依赖助听器。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